为什么一定要读《简·爱》?
自1847年《简爱》首次出版以来,距今170多年的时间,这本书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。
当然,随着时代的变化,也常常也被人质疑,认为书中玛丽苏式的爱情,矫情的让人难以忍受。但是,比起有些人的不喜欢,它却更多的成为了很多人的最爱,甚至很多人从十几岁读到三十几岁,而且还会一直读下去。因为在书中不只有爱情,更是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的选择、独立、坚强,让我们更看到了一个不屈服,不将就,不苛求的简·爱。既不聪明,也不漂亮,还不会讨好人的简爱,自幼父母离世,寄养在舅舅家。命运给了她诸多苦难,但是,她没有因为这些自怨自艾,让自己深陷泥淖,而是不断地摸索,改变自己。舅妈厌恶自己,表兄专横霸道欺负自己,表姐妹高傲冷漠,从来不会关心自己,仆人们也因为主人的态度,对她偏心不公,她果断选择离开,哪怕即将面对的是更艰苦的生活;在罗伍德学校,她努力学习,让自己越来越好,可是在她厌倦了沿袭八年的规律,想要去期待刺激和改变的时候,她仅用半天的时候就做好了决定;面对罗切斯特,她不卑不亢,与他平等的对话,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卑微、长相平庸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。正如她在文中所说:“就因为我没钱没地位,长相平凡,个子矮小,我就没有灵魂,也没有感觉吗?你想错了。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活跃,情感跟你一样充沛!假使上帝赐予我些许美貌和财富,我就会让你尝尝跟我分别时,那份难舍难分的痛苦,就像我现在必须离开你一样。现在我不是依据习俗、传统观念,在跟你谈话,更不是通过这具凡人躯体。现在是我的灵魂在对你的灵魂说话,就好像我们的灵魂都通过坟墓,平等地站在上帝脚跟前,我们原本就平等。”圣·约翰看中她的善良、坚强,向她求婚,让她对自己传教事业有所帮助。简清醒的拒绝,她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男人手中的工具。她,坚韧、善良,一生只忠于自己的内心。
即使,非常的爱罗切斯特,可是在获知他已经结婚之后。也只是在短暂惊慌之后,恢复理智,不依赖别人,只求自己去挣脱。她对自己说:“我关心我自己,愈是孤单,愈是没有朋友,愈是无助,那我就愈是自尊。”就是这样一个相貌平平,家境平平的孤女,却坚强、朴实,独立自主,积极进取,从不自怨自艾,向命运低头。她,一直清醒的做自己,并且会坚定的说“不”,有尊严的生活,勇敢的做自己。或许就是因着这些,会有人说:“在这本书中读到了‘坚韧的人性’,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童话,他日如果有孩子,一定要反复讲这个故事给他听”。希望我们都能看到爱情,也看到书中“坚韧的人性”。